化学清洗要根据项目工程量大小和系统的多少来确定设备机具临时设施的资源配置。原则上管道清洗工程量在3km以下时配备一套化学清洗工作站,工程量在3km以下时配备二套化学清洗工作站。
1.2.2用于侵泡法和擦洗法使用的工器具有塑料桶、盆、不锈钢刷、毛刷以及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
1.2.3清洗度检查用黑光灯,YX—125携带式萤光探伤仪(功率125W)一套。
1.3 清洗前的技术准备
当设计文件提供了装置清洗范围而未提供清洗流程时,施工队应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清洗方案,并绘制各回路清洗流程图。
1.3.1清洗回路流程图编制依据为:装置工艺流程图,清洗设计文件、配管施工图及安装工程各单元现场条件。
1.3.2清洗回路的确定,原则上以0.5km~2km为一回路。酸循环清洗简易流程见附录2。
1.3.3熟习被清洗管路及设备的工艺流程,设计特征和工艺技术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措施,确定清洗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1.3.4由施工队长组织,由施工页向参予化学清洗的班长、岗长及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侧重清洗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成品保护等要求。
1.3.5对参加清洗的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萤光探伤仪培训工作,并使全体作业人员掌握仪器的使用、保养方法和清洗度的检查标准。
1.4 劳动组织
根据清洗回路多少,即管线与设备清洗 工程量。原则上应组织经历过化学清洗并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十二至十五人组成专业施工小组进行清洗工作。
1.4.1为保证清洗过程工作的连续性,应24小时值班作业,清洗人员按四班三值,每班八小时,每班专业清洗人员不得少于4人,并配备适当辅助工。
1.4.2清洗过程,应配备钳工、电工各一名,以保证机泵维修,电气维护和机泵正常运转。
1.4.3对于化学清洗管路系统的仪表管路,原则上工艺管线与仪表管线分开清洗,管路阀件和仪表仪器,在清洗过程中必须有仪表工配合工作,专业分工负责。
1.5 临时设施的布置
1.5.1应符合装置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规划;
1.5.2装置竖向工程完成。
1.5.3适宜季节主导风向的下游,各清洗回路捷径站置布置清洗工作站。
1.6 清洗条件
1.6.1管路与设备试压已经完成,并办理了工序交接手续。
1.6.2装置配套的公用工程已经投入,并保证正式氮气引入,且露点不高于-40℃纯度不低于99%,作为化学清洗和氮气封闭保护用气源。
1.6.3保证每天不少于80吨脱盐水使用量。
1.6.4在清洗现场,配备足够的氮气钢瓶,以备清洗后管段、阀件、仪器等吹扫使用。
2 操作程序
为获得良好的清洗质量,使化学清洗的溶液在一定流速下使管内壁产生冲蚀最佳效果,而以选用大扬程大流量耐蚀泵使溶液在一定压力下对整个回路管道进行循环清洗。其清洗简易流程见附录--2。
2.1 清洗作业程序如下:
2.3.1按已编制的循环清洗回路(流程图)检查。
2.3.2确定放空和排凝点的位置,临时跨接线布置。
2.4 安装临时管线
2.4.1临时配管口径,原则上主管不得小于DN100 mm,支管原则上必须与正式配管同径,当正式工程配管口径大于DN100mm时,临时配管在接口外采取缩径方式连接,但变径不得一次大于50mm ,否则应采取二次变径方式连接。
2.4.2酸洗用临时配管材料应使用无缝管材、管件,法兰可采用平焊法兰或用钢板割制的简易法兰。
2.4.3各回路临时配管的焊接,对接口应采用氩弧焊,或氩弧打底。法兰的内焊缝应在安装时清除药皮、焊渣。
2.4.4拆除阀门,应用临时短节连接,各回路尽可能减少死角和盲肠。难以形成回路的盲端,应在临时盲板上装DN15—25mm规格的放凝阀。
2.4.5正式配管工程中的焊接型单向阀,如果在清洗回路中介质流向相反时,应打开阀盖拆去阀芯,待清洗完毕后及时复原。
2.4.6各管路中放空及排凝,应用胶管或塑料软管引至操作地面。
2.4.7临时配管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必要的临时管支架。
2.5 水洗升温
2.5.1水冲洗前,应将工作站内水槽加满水并通低压蒸汽加热水至80~90℃,启动机泵向回路供水。
2.5.2控制回水阀排水流量,加压至1.MPa,对清洗回路系统进行泄漏检查。
2.5.3待泄漏检查后,开启回水阀冲洗管路系统,冲洗测水量无杂质为合格。
2.6 脱脂清洗:水冲洗循环1~2小时后排出水,将配制好的碱液用泵输系统,在70~80℃条件上下进行4~6小时脱脂清洗。
2.7 水清洗:将新的软化水(脱盐水)用泵注入循环系统,并关闭输碱液泵,待液基本排放完后关闭液回流量阀,再打开水冲洗排放阀,进行充分的水冲洗。
2.8 酸清洗:水洗后,在排水处用PH纸检验水质为弱碱性或中性时停泵撤水,并及时开启酸泵将已配好的酸洗液注入循环系统,循环6~8小时后,停泵退酸至酸槽。酸洗液保温度控制在70℃为宜,PH值控制在3.5。
2.9 中和清洗:在酸溶液中加入0.5%(体积比)氨水,启动酸泵循环0.5小时左右,在循环回路任意几个排凝点取样测量系统内PH值为9~9.5为止。
2.10 钝化:中和完成后在中和溶液中加入1.2%(体积比)的钝化剂,并开泵循环清洗4~5小时,使钝化液达到防锈膜生成的目的。
2.11 水冲洗:完成中和防锈停泵撤出钝化液,并开启水泵用新脱盐水,并加入500PPm的氨水和1000PPm亚硝酸钠,冲洗循环系统。冲洗液不进行循环使用,可直接排入污入井中,冲洗2~3小时停泵。
2.12干燥:水冲洗后,立即用干燥氮气吹扫循环系统,直至回路管内或设备内残液完全排净,并用露点仪测定各排放点系统内气体露点不大于—40℃为止。
2.13充氮保护:在完成系统吹扫干燥后,应在短时间内进行临时管线的拆除,阀门、仪表、仪器及管附件的复位工作。并在管路与设备接口法兰处加入正式垫片,最后在系统内充0.07MPa的氮气,对设备及全管路系统进行氮封保护。